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团学 > 社会实践 正文

土木建筑学院赴重庆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资料来源:      日期:2025年08月02日 16:25     

      7月下旬,土木建筑学院青村调色盘实践团跨越千里来到重庆合川这片兼具田园气息与红色记忆的土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田间地头扎深根:以汗水浇灌乡村振兴之花

      在水培番茄种植大棚,团队成员一边向技术人员了解水培技术的原理与优势,一边动手参与番茄采摘、分果。队员李想发现,农户在分拣时完全凭肉眼估算,效率低且误差大,便连夜用CAD绘制出简易分级标尺,使分拣速度提高了近40%,农户们笑着说:“大学生的脑子就是好用,解决了我们几年的难题!”

负责人为队员讲解无土栽培小番茄技术

      在爱媛橙种植园,得知园主近期忙于修剪枝叶却人手不足,团队成员主动请缨加入劳作。大家在技术员的指导下,学习识别病弱枝、交叉枝,手握修枝剪小心翼翼地操作,经过两天的集中劳作,完成了近百棵果树修剪。

      红色土地践初心:以行动守护历史记忆

      合川的红色故事,刻在钓鱼城的城砖上。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大家参观了钓鱼台、护国寺、忠义祠等遗址,了解南宋军民在此抗击蒙古大军的悲壮历史。

      在退休军人秦炳南的家中,队员们聆听抗战英雄的故事:1951年,18岁的他瞒着家人报名参军,在朝鲜战场上担任通信兵,冒着枪林弹雨穿梭于阵地之间,多次圆满完成通信任务。“那时候条件苦啊,零下几十度,脚冻得没知觉,也要咬牙往前冲,因为身后就是祖国。”老人的话语朴实而坚定,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字字千钧。

      队员们帮老人把军功章、旧军装等老物件一一拍照存档,制作成“红色传家宝”电子相册,存在U盘里交给老人的孙子。

秦炳南为队员讲解抗美援朝事迹

      情系社区支教宣讲 播撒知识与爱国种子

      合川区久长街街道的暑期托管班里,青村调色盘团队的支教活动充实而温暖。每日上午九点,队员们便开始辅导孩子们的暑假作业。

      课间十分钟,队员们用手偶演绎王二小的勇敢,讲述雷锋雨中送大娘的善举,还结合合川本地的钓鱼城历史,告诉孩子们“保卫家乡的人都是英雄”。

      美育课堂充满创造力。孩子们用木棍搭建桥梁,从简单的“独木桥”到复杂的“拱桥”,在试错中明白“团结协作才稳固”;橡皮泥捏出的镰刀锤头党徽,让红色符号变得可触可感。


队员教小朋友制作旗帜

 

      10天的实践转瞬即逝,队员们积极响应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新时代好青年的号召,用双手的温度触摸乡村的脉搏,用脚步的深度丈量历史的厚度,用知识的广度拓宽孩童的视野。他们的实践证明,当青年真正沉下心、俯下身,哪怕只是为群众修一根水管、剪一枝果树、讲一个正能量故事,都能在时代的画布上,添上属于青春的亮色。

团队大合影(摄影:王卓、邹宜伶

(撰稿、核稿:郭柯林、何思龙、卢君宝,马济浙  编辑、审稿:杨旭东、张向林)